1)第243章 短兵相接_重回八零年,赶山也是一种生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43章短兵相接

  分组结束,八个民兵被分开到3个组里。

  分到王安一组的有三个民兵,分别是李木,孙向文,牛大明。

  猎户和有枪的屯民有,王安,王利,李山,孙向前(孙大疤瘌),牛大有等等,一共14个人。

  其实这14人只是因为都有枪,所以搭伙巡逻而已,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。

  反正王安现在能叫上名字的,就这么几个,剩下的6人,只知道3个姓孙,另外3个姓牛,但忘了叫啥名了。

  不过在东北的屯子里,名字其实也不咋重要。

  首先把辈儿分清,知道这人是同辈还是父辈,或者是爷爷辈儿的。

  爷爷辈儿的,男的统一姓氏加爷,女的叫奶奶就没错。

  比父亲岁数大的父辈人,统一叫大爷就没毛病,比父亲岁数小的,统一叫叔就可以。

  若是父辈的女的,基本都是大娘或者婶子,若是论不上亲戚了,就叫大姨。

  同辈儿的就简单了,岁数大的叫大哥或大姐。

  岁数小的叫小老弟儿或老妹儿,当然,叫兄弟或大妹子也一样。

  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,其实也不能说特殊,应该说是正常的事儿,那就是父辈的同龄人,或者儿子辈儿的同龄人。

  简单的来说,就是辣菜疙瘩小,长到辈儿上了!

  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是很多的,通常情况下,要加个“小”或“大”字。

  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,若是按辈分算的话,是王大柱的弟弟。

  如果这个孩子是老王家近一点的亲戚,那么王安就要称呼他为“小叔”或者“小老叔”。

  如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,那就快特么去个嘚儿的吧!

  哪儿那么多叔叔大爷?

  若是儿子辈儿同龄人,那对方也可以反过来这样对你,而你也可以叫对方“大侄子”。

  直接称呼名字,或者各亲各论,来一句“老弟儿”或“老妹儿”一点儿不算过分。

  分组完毕,全屯子的人都各忙各的去了。

  这时,李木,孙向文,牛大明仨人,将王安这一组的14个人留了下来。

  当然别的组此时也一样,都聚在一起商量巡逻的事儿。

  只听牛大明说道:“咱们这14人,算是临时组成了一个班,我在民兵队是副班长,那么在咱们这个班里,我任班长.”

  牛大明叽叽歪歪说了一大堆,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,这14个人,都要听他的指挥,谁不听命令,他就要收拾谁。

  这一点王安还是认可的,虽然这14个人,除了巡逻预警并没有什么卵用。

  但有这么一个人负责张罗啥的,也是有必要的,毕竟“家有千口,主事一人”,所以王安直接点了点头。

  别的人也都没说什么,算是都默认了。

  紧接着,牛大明继续说道:“咱们班的人,不管打到多少狼或红狗子,我作为班长,也就相当于赶山把头,只抽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